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附近100块钱3小时,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51pcmc品茶2024
?
加入我们
简
?
繁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概况
管理团队
组织机构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视频专区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和谐企业
服务与产品
科研创新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课题
党建园地
学习时刻
党建动态
党员先锋
核电科普
核电安全
核电知识
政策法规
信息公开
公司基本信息
主营业务
员工招聘
社会责任
环评验收公告
其他公开信息
检测公司信息公开专栏
联系我们
首页
/
党建园地
/
学习时刻
学习时刻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发稿时间:
2023-06-20
【 字体:
大
中
小
】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这在中华文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国与世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逻辑和文化建设规律,系统回答了有关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鲜明提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强烈文化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根本指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文化的科学认识和深厚情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智慧、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方向指引,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推进文化理论创新、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闭馕颐巧钊氚盐罩谢拿鞯睦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华文明新的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缜密的历史思维和宏阔深邃的世界眼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和重要元素中,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是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指路明灯。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我们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历史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把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要坚持面向未来,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不割裂历史、不僵化保守,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最前沿,立破并举,在延续历史中开创未来。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植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敝泄膊橙擞寐砜怂贾饕逭胬淼牧α考せ盍酥谢褡謇盖甏丛斓奈按笪拿鳎怪谢拿髟俅伪欧⒊銮看缶窳α??!傲礁鼋岷稀苯沂玖私ㄉ柚谢褡逑执拿鞯脑赐坊钏该髁私ㄉ柚谢褡逑执拿鞯那敖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薄敖岷稀钡那疤崾潜舜似鹾希嗷テ鹾喜拍苡谢岷?。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有着深刻体认?!敖岷稀钡慕峁腔ハ喑删?,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阐述,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了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也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根本遵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文化方向,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打印
最新信息
more
调查研究的高质量,贵在“真”和“实”
[23-05-25]
从四个维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05-25]
筑牢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23-05-25]
调查研究要找准“第一信号”
[23-05-24]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
[23-05-20]
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23-05-18]
苏州热工院微信公众号
善用自然的能量
Natural Energy Powering Nature
江苏省苏州市西环路1688号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1003186号-1